為什么女人總是覺得少一款適合自己的面膜?
大家好,我是奧酵君,一個用芯做化妝品的豬豬男孩。
永遠都少一樣,是女人的常態(tài)。
女人,永遠少一件衣服,少一個包包,少一雙鞋,少一件手飾……少一個(完美的)男友。
同樣,永遠少一款適合自己的面膜。
世間面膜百千萬,熱點天天都在換。
社交平臺上推薦好用到炸裂的網(wǎng)紅產(chǎn)品真相如何,奧酵君潛心研究了數(shù)百款面膜的特點,運用大案牘術等黑科技對面膜進行分門別類,得到了面膜創(chuàng)新的15大姿勢,希望你通過這些姿勢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面膜。
第一式——原料
第一式——原料
說到原料,成分黨也許會覺得老土。但面膜的起源就來自天然原料,而且原料本來也是一種成分,無論是埃及艷后,還是楊貴妃,都是從天然原料中得到靈感的。
你可以發(fā)現(xiàn)主打原料一般有幾個特點:
一、要有珍稀性,聽起來就感覺一個字——貴,比如黑松露、魚子醬、鹿茸。
二、最好名字有點洋氣,要有異域感,比如備長炭、阿薩伊漿果、庫拉索蘆薈。
三、有畫面感,比如復活草,孔雀草,老虎草、你仿佛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
四、原料色彩要強烈,便于視覺表達,比如哈尼紅米、仙人掌、黑珍珠、藍花楹、墨菊。
五、跟品牌調性相關,比如定位補水的喜歡用海洋植物,定位美白的用珍珠,一看到原料成分就會產(chǎn)品品牌聯(lián)想。
六、新穎,反常識,比如黃金、大麻、蛇毒、石墨烯。
當然一款好的原料(故事性強,兼具多個特點),很容易被致敬,泛濫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備長炭、黑松露、墨菊、孔雀草、哈尼紅米、小雛菊、仙人掌、阿薩伊漿果、鳶尾、樺樹汁、黑珍珠、復活草、老虎草、辣木、石墨烯、大麻、藍花楹、馬油、蝸牛、綿羊油、鴯鹋油、蜂毒、蛇毒、鹿茸、魚子醬……
以上這些原料,有葷有素,奧酵君突出奇想,都在說化妝品是皮膚的食物,怎么沒有一款主打葷素搭配的面膜出現(xiàn)呢?
第二式——成分
成分黨十年前就有了,隨著科學普及與其社交屬性而壯大,目前應該處于化妝品人群鄙視鏈的高階位。
二裂酵母、保濕酵母、富勒烯、白藜蘆醇、寡肽、勝肽、維A醇、視黃醇、bakuchiol補骨脂酚、艾地苯、煙酰胺、神經(jīng)酰胺、氨基酸、玻尿酸、膠原蛋白……對成分的探究本質上是對原料的認知升級。
分析成分的確是了解護膚品的通道,但一個護膚品的好壞不全是由成分的濃度決定的,還包括了專利技術、劑型、配伍等要素。
網(wǎng)絡上流傳著成分表第8位后不超過5%,末尾堆料沒有1%就是修飾等說法,這些認識都陷入了成分等于功效的誤區(qū)。
比如視黃醇(A醇),添加0.05643%,已經(jīng)是國家指導最高量了。美白成分苯乙基間苯二酚(Symwite 377),添加超過0.5%刺激性會加大。玻尿酸(透明質酸),超過0.5%的添加量料體就會非常粘膩。
1%分割線只是輔助判斷成分濃度的一個點,可以參考,但不能認為低于1%就絕對沒有用。這就好比鹽,恰到好處更添滋味。
成分就像炒菜,不同的人不同的搭配不同的火候不同的器具炒出的菜的品相和味道都不一樣,具體還是要根據(jù)個人喜好感受和評測數(shù)據(jù)說話。
第三式——配方
配方是原料和成分的集合,可以解決單一拼成分拼原料的尷尬。雙菌發(fā)酵、新七白、君臣佐使、黃金配比、宮廷秘方……讓配方聽起來據(jù)有科學性與記憶點,才是營銷的王道。
一個OEM/ODM工廠沒有幾千個配方,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面膜配方的好壞,也是因人而異的。就像中醫(yī)開方子一樣,每個人的膚質和癥狀不同,配方應該不一樣,所以,近來年,定制護膚概念盛行。
第四式——專利
專利是配方普惠的集中體現(xiàn),就像3塊錢的肥宅快樂水,配方價值高達390億美元。SK-II的Pitera?,海藍之謎Miracle Broth?、歐萊雅的Pro-Xylane?、資生堂的專利成分VP8和4MSK,還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功效。
第五式——技藝
生物技術四大工程:發(fā)酵工程技術、蛋白質工程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
第六式——形態(tài)
創(chuàng)意不夠,形狀來湊。膏霜、啫喱、泥狀、磨砂、粘土、流沙、黃金、果凍、花瓣、碳酸氣泡、雞屎狀、無水、顆粒、酒粕、僵尸……好看的,丑萌的,貴氣的,有趣的,怪異的都能給你驚喜和安慰。
第七式——膜布
無紡布、全棉紙、壓縮、天絲、概念蠶絲、蠶絲、凝膠、生物纖維、果纖、純棉、桉絨、新疆長絨棉、氣墊膜、人皮0.1mm超薄、橡膠、蕾絲……
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膜布有全棉紙、天絲、蠶絲、纖維等,好的面膜布應該從膜布吸收精華的能力、膜布輔助皮膚吸收的能力、膚感、服帖度、刺激度等五個方面進行體驗分析。
全棉紙是日本藥妝面膜的主流材質,全棉最大特點是安全,不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成為很多藥妝品牌的首選。
天絲也是常見的膜布材料,優(yōu)點是通透感很好,價格親民,缺點是吸附精華的能力有待加強。
蠶絲只是概念名稱,本身不含蠶絲蛋白分成,因為質地薄而得名。最大的優(yōu)點是平價好用,缺點是可能在制造過程中殘留化學物質,對皮膚產(chǎn)生刺激性。
超細纖維,造價較高,其極致細膩的觸感讓人備感舒適。但優(yōu)點也是缺點,柔軟的質地導致不容易展開,要輔助上臉。
第八式——用法
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最講究什么?用戶體驗!為了體驗體現(xiàn)用面膜表示狠狠愛自己的儀式感,用法也是五花八門,玩出了新高度。
除了傳統(tǒng)的貼膜,還有涂抹、水洗、免洗、撕拉、分步驟、搭配、膜液分離、滾珠……每一種不同的用法,代表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第九式——場景
碎片化的生活帶來碎片化的使用場景,早上醒神來一片,晚上睡覺來一片,眼鼻唇頸手足各自來一片,約會急救來一片,TU分區(qū)來一片、化妝之前來一片……隨時隨地,想貼就貼,就是這么任性。
第十式——跨界
跨界是品牌年輕化的萬能鑰匙,安瓶、水光針、凍干粉這些醫(yī)美、專業(yè)線常用的產(chǎn)品已廣泛應用到日化護膚領域,各種IP跨界也是層出不窮。
農(nóng)夫山泉推出一款養(yǎng)生堂樺樹汁補水面膜,馬應龍跨界出了小雛菊面膜,畫面感也是蠻強的。
第十一式——理念
護膚理念就像人的信仰一樣,比如吃素的人應該很樂意接受vegan純素的概念,零添加、新鮮(短保質期)的理念應該沒人有會拒絕,由減肥瘦身衍生的簡肌、抗糖化、輕食等概念也大行其道,太極、五行、以黑抑黑、以黑煥白、根養(yǎng)、花養(yǎng)等傳統(tǒng)理論經(jīng)過年輕化包裝又重新流行,環(huán)保主義,私人定制……
這些帶有社交意義的理念同樣受人歡迎。
第十二式——外觀
“視覺錘”包裝不僅只是外觀設計這么簡單,它蘊含著極大競爭價值,比如用戶看到膠囊包裝,就像聯(lián)想到醫(yī)院、效果等關鍵詞。
彩蛋、金蛋、藥丸、針劑型、口服液型、試管型、U型袋、圓型、六邊型、瓶罐裝、奶茶、圖案、彩色膜布、黑色膜布……都暗藏了品牌的小心機。
第十三式——功效
皮膚問題與解決方案都寫在這里了,請對號入座。美白、補水、清潔凈化、舒緩、提亮、緊致、塑形、彈力、收縮、修復、防敏、控油、祛皺、祛黑頭、淡斑、祛痘(印)、抑菌、除螨、抗藍光……此部分可參照第一、二、三式同步進行研究。
第十四式——延伸
說得簡單點面膜就是一塊布加25ml精華液,就像我們吃泡面一樣,除了面和水,感覺還是挺單調的。
所以,面膜也有一些延伸和輔助工具,比如面膜刷,面膜伴侶,面膜機,還有按摩導入儀等設備,進一步加強面膜的功效,達到變美的目的。
第十五式——小眾
所謂眾口難調,有些愛美人士就喜歡與眾不同,敢于嘗鮮。所以小眾化的面膜也是頗受相關人群的喜愛。
比如發(fā)熱面膜、超微粉DIY面膜,服貼性超好的口香糖面膜,還有一些進口的小眾品牌。
另據(jù)相關美妝報告顯示,男士對護膚的需求日趨上升,專門的男士面膜銷量也相當可觀。
奧酵君解鎖了這么多面膜的姿勢,回到開篇的話題,為什么女人永遠少一款適合自己的面膜呢?我想應該有了答案。
女人對美的追求,就是男人對事業(yè)的追求,而面膜是事業(yè)的基石。
男人追求事業(yè)無止境,女人愛美也是無止境的。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女人有一套自己的貪心算法*。
(*貪心算法(又稱貪婪算法)是指,在對問題求解時,總是做出在當前看來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不從整體最優(yōu)上加以考慮,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種意義上的局部最優(yōu)解。)
所有女人希望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達到最優(yōu)的狀態(tài),所以女人覺得怎么寵自己都不夠。
最后,奧酵君獻上面膜創(chuàng)新藏寶圖,希望你能找到心儀的面膜。
今天寵自己,你會有哪一款呢?